
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过了。近期除了现实中非常忙碌,大部分时间在优化信息自动化收集和总结,很充实,完全没有刷社交媒体的冲动,所以又回到这里更新一些跟进行业动态时随手做的笔记。
今天群友 Howard Peng 提到项目 Collector Crypt ,然后另一位群友 Crypto Investor 安利了 Bidcast (链接)的播客,关于这个项目CEO 的一个访谈,以下是看节目做的笔记。
一句话总结:
和之前 Flow NBA 卡抽卡机制差不多,但是多了一个实体卡价值支撑,再加一个按照市价折价的回购机制,卡片可以直接流回平台(这部分感觉比较像是polymarket对预测市场的改革差不多,提高了流动性和换手率),平台等于一个相对自动化的当铺。
注意:笔记部分只是放下主观看法,对于播客内容和项目本身情况的记录,仅作认识新项目和新赛道的参考信息,并无任何推荐项目的倾向。
一、项目核心玩法:扭蛋 / 开包
用户操作:
你花 50 美元买一包卡(就像扭蛋机或盲盒)。
背后逻辑:
项目方提前批量低价收购大量实体卡牌(宝可梦、体育卡等),把它们放进“机器”里。
抽卡结果:
- 大部分(约 80%)是价值 30–60 美元的普通卡。
- 少数(15%)是价值 60–110 美元的“非凡卡”。
- 更少(4%)是 110–250 美元的稀有卡。
- 极少(1%)是 250–4000 美元的史诗卡。
期望值(EV):
你花 50 美元,平均抽到的卡价值约 55 美元。也就是说,理论上用户在“正期望值”里玩。
二、回购机制:核心创新
传统的卡牌玩法,抽到你不喜欢的卡要么压箱底,要么拿去 eBay 卖(手续费高达 13%),还要耗费时间。
Collector Crypt 提供了一个 即时回购(Buyback) 机制:
- 普通卡:平台 99.5% 的情况都会被用户直接卖回去,平台以卡市价的 85% 回购。
- 非凡卡:90% 被卖回。
- 稀有卡:75–80% 卖回。
- 史诗卡:60–70% 卖回(说明即便抽到大卡,很多人也会卖掉,因为他们更享受“继续玩”)。
这样用户不用操心挂单、运费、等待,只要点一下就能把不想要的卡变现,继续抽。
三、盈利模式
平台表面上给用户 正 EV(55 美元),但还是能赚钱,原因有几个:
-
回购折扣:
用户卖回 55 美元的卡,只能拿到 85% ≈ 46.75 美元。这样用户每包大约亏 3 美元。
平均下来,用户每包真实亏损 ≈ 2–2.5 美元。 -
批量采购优势:
平台买卡时往往能以市场价 85–90% 的折扣收购。也就是说,他们在“进货”环节已经赚了。 -
手续费 & 交易收入:
- 用户二级市场交易 NFT 时收手续费。
- 未来还会和品牌、KOL 合作,推出特别卡机。
四、社区文化
平台 明确不提倡用户抱着“空投”心态参与,甚至搞了一个“无物空投(nothing drop)”的梗,告诉大家不要指望白捡,希望形成的社区是真正喜欢卡牌、喜欢开包体验的人,而不是短期羊毛党。
目前大约有 7,000 个用户,但人均消费高达 18,000 美元。说明粘性极强。
五、用户路径(体验流程)
- 抽卡:花 50 美元开一包。
- 选择:喜欢的卡留下,不喜欢的直接卖回(85% 市价)。
- 积分奖励:每开一包有积分,能换奖励或权益。
- 二级市场:留下的卡对应 NFT,可以挂在市场交易,或者点击“赎回”,平台就会把实体卡寄到你家。
六、与传统方式的差别
- 传统卡牌:
买 booster box → 开卡 → 想卖得自己去 eBay,费时费力,还要承担手续费和假货风险。 - Collector Crypt:
- 数字化(NFT 映射)+ 实体托管(PSA Vault / Fanatics Collect)。
- 游戏化体验(扭蛋机)。
- 即时流动性(卖回给平台)。
- 社区氛围健康,没有空投党。(项目方视角的总结~)
七、扩展方向
- 从宝可梦卡扩展到 体育卡(NBA、MLB、NFL 等)。
- 增加新玩法:团队开包赛、积分对战。
- 推出生态代币(非单纯空投,而是作为长远的社区经济)。
原创文章,作者:Erica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appchaser.com/collector-cryp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