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
当宝可梦遇到DApp和空投/糖果——一口气拿下数十个区块链项目合作的Aircoins深度分析。

当宝可梦遇到DApp和空投/糖果——一口气拿下数十个区块链项目合作的Aircoins深度分析。
提示:文章长达近7000字,第一部分适合玩家阅读,第二、三部分更适合做竞品的项目方阅读,也可以作为用户选择平台投入精力时的参考。
P.S. 是啊,总算算算算算又更新专题了!
加密市场转熊后,不少项目方为了维持盈利,转头做起“金矿附近卖水”的生意。
于是,近两个月以来,很多币圈App都强化了营销功能,比如增加导流的小游戏、糖果空投页面等,不少App还将重心逐渐转移至钱包功能。
上个月,笔者在微博提到一个挺有意思的DApp游戏,基本设想是AR寻宝社交,类似Pokémon GO,画面精致,但玩法注定了无法大范围推广。
很快,DAppChaser小伙伴又发现了一个加拿大的DApp游戏,虽然目前开发程度更偏互联网产品,还未发展到下一阶段的严格意义上的DApp,但它还是抢先一步,直接把AR交互寻宝的模式用于空投发币,获得了John McAfee支持,在推特和海外加密社区迅速蹿红,并且和众多山寨币项目方达成合作,组成McAfee联盟: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DC询问该项目对外合作负责人发展状况时,对方表示:短中期的待上线项目名单已全部排满,暂不接受新项目的合作。
虽然该DApp目前看来十分粗糙,很多画面有强烈的五毛特效既视感,但比起其他空投/发糖果的营销工具App,算是包装更加复杂、玩法更加新颖,商业逻辑却仍属于传统互联网范畴,让玩家更难看出:沉浸式DApp游戏背后,本质仍是项目方低成本推广的诉求。
然而,商业利益驱动并非纯粹坏事,很多时候对于新事物的发展有强劲的推动作用,DApp亦不例外。
以下,我们会具体分析这类AR交互寻宝DApp模式的可行性,并从中总结出可供区块链和DApp创新者借鉴的点。

壹 AR交互寻宝怎么玩?

这款游戏名为Aircoins,对应“空投”(Airdrop)的意思,但是直接翻译也可以戏谑地称之为“空气币”(P.S.不少已上线山寨币也确实呈现“拉高出货”的经典走势)。目前,Aircoins已上架App Store和Google Play,只需要在商店搜索即可下载: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成功安装后,打开DApp,填写注册信息: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前往邮箱验证,然后就可以登陆开始游戏: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以下第一张图片的三个标志,从左到右分别表示:分享(到社交账号)、地图(可看到周围空投币的位置)、拍照/截图: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以及第二张图的:个人账户(修改密码之类)、AR(开启AR模式点击币,右上角可选方向指示功能)、钱包(可看到收集的币种及个数):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目前,该游戏一共支持20多个币种,其中包括BTC和ETH(但很难找到),今年8月所支持项目的团队已基本覆盖世界各地: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DAppChaser在  对除BTC和ETH以外的知名币种做了以下统计介绍和测试(即一周上下班时间点击的结果):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去掉尚未上线的币种,加上官方自定币种价格,这样不刻意地随便点点,一周获得的山寨币大约价值18.3美元(130人民币左右),且总价格大部分归功于平台币本身。
一个月过去,虽然部分币种下降不少,但由于新项目陆续上线交易所,有了价格,所以总价值和原来差不多。(表格中“→”后为10月11日统计价格数据)
然而,和其他糖果分发App类似,Aircoins暂时也没有开通提币渠道,加上其中不少币种交易量很小、波动特别大,玩家很难判断自己收集的山寨币最终能值多少钱。
不论如何,仅从工具作用来看,Aircoins的确通过更加可视化和强互动的玩法,让玩家投入其中,获得发现和收集的乐趣,同时满足了B端项目方宣传品牌的需求,让后者的空投币足以分散地发给不同用户。
如果换作包装不够复杂、可玩性低的空投/糖果分发平台,用户很难保持新鲜感,容易在发现投入行为性价比极低后流失,再去找新的平台,如此循环往复,直到找到真正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新项目。BUG方面,根据DAppChaser读者群@梁道齊的提问和@赛亚熊的测试反馈,该游戏基本能够防止安卓手机ROOT后改变定位的作弊刷量行为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(图片提供:@赛亚熊)
撰写本文期间,Aircoins升级、更新了4次,更多功能还在增加中……

贰 可借鉴模式:深融合、强交互、易上手

Aircoins本质上是基于地理位置服务(LBS)和AR技术的强交互手游,但对于希望寻找到成功可能的项目方而言,仅仅了解到这一形式还远远不够。在这里,我们将Aircoins的基本模式总结为三个部分依次来谈:
1. 深融合:囤币与集物,平台币与新营销
Aircoins的“深融合”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——一方面,是囤币需求与集物兴趣的深融合:精明的币圈玩家很容易看破一些收集养成类DApp游戏的本质,他们来玩游戏多是为了赚钱,一旦赚不到钱,自然就会果断切换战场,恋战者微乎其微;加上多数链游社区的共识相当脆弱,不愿吃亏的玩家和项目方又陷入“看谁跑得快”的窘境。

哪怕收集品游戏美术做得再好,甚至控制大小上链,也很难留得住币圈玩家的心。

于是,我们看到,大部分新DApp的发展历程已经变成:

微博、社群开始讨论 → 早期玩家入场 → 主流DApp测评自媒体开始发布深度分析 → 大批玩家陆续入场,收益上升 → 更多区块链自媒体和媒体开始发布同质化严重的稿件 → 凉凉,或许能在下一个周期再爆发,或许永远入土

Aircoins改为直接集币,虽然币在中心化游戏中呈现形式和猫咪之类没有本质区别,虽然一些山寨币交易所和游戏资产交易所同样没有本质区别,但是在玩家心中这些“币”的游戏美术形象直接和币挂钩,即使这种币几乎没有交易量,也会产生“有价”、“可直接交易”的第一印象。哪怕这个游戏和其他圈流量的币圈游戏一样,长期没有开通提币渠道,玩家也还是会抱有不小期待。

另一方面,是平台币与新营销模式的深融合:

做“卖水”类DApp或App,如果发行自有平台币,那么最要紧的事情,莫过于想清楚平台币和B端的关联性。

我们观察到,有些平台选择发平台币,关联ETH、EOS吸引客户下载,其平台币实质就是积分,用户通过完成一些任务(如提供个人信息、邀请好友等)为平台导流即可获得平台币;后续套路通常是提币过程会异常艰辛,提出去平台币本身发现也没有任何应用场景,因为它们仅只是低价(甚至零成本)吸引C端用户的手段,和B端不产生任何关联,也没有任何直接支撑价值的场景。

我们还观察到,不少互联网APP产品,如微视、趣头条等,正在逐渐增加任务换积分、积分直接兑换法币(如微信红包)的功能,部分已上市公司出手也相当大方。不论它们最终是否会优化激励模式、和区块链App并行至未来的通证经济大道,至少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,能够兑换法币显然更有吸引力。纯粹完成任务去换取无应用场景或生态内DApp支持的平台币,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只会越来越微乎其微。

于是,更加深思熟虑且良心的项目方,可能会开发更多能让用户收益的生态内小游戏/UGC激励功能页面(所谓“内容挖矿”),让用户中的一部分人借此获得更多财富,成为标杆,但是此类系统设置的提币规则决定了,用户如果提币,会直接影响自己的收益,从而减少大量平台币接踵流向二级市场的可能性。

Aircoins属于后者,虽然总量100亿(合约地址:0x8cb1d155a5a1d5d667611b7710920fd9d1cd727f),目前大部分仍然由团队账户持有,没有ICO,仅凭空投分发给用户,在该企业的领英页面,产品被定位成“世界上第一款AR加密寻宝游戏”,“每个Aircoin的起价是0.002美元,但因发布前需求调整,改为0.004美元”(注:目前可在ethershift购入),只要有用户和项目方,Aircoins就不愁应用场景的支撑。

比如,C是一个新入场的中国项目方,希望拓展海外市场,触达海外币圈的真实用户,但地面路演成本过高,还需要团队有外语和表达能力尚可的人亲自到场,一些第三方机构同样是今年才开始创建、真实水平难以核实,加上C自身对于加密社区玩法并不了解,线上社群的效果也微乎其微。那么,当Aircoins摆在C面前时,付出的主要是token,C自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ircoins。毕竟,“能够指定地理地点”,“以币种LOGO形式直接、反复出现在用户视野内”,以及“用户会因为估算所得币种价值,主动查找和了解币种相关的情况”,这些对于C来说,都是项目方最本质的刚需

除此之外,Aircoins这种分散的空投形式,加上苹果商店和谷歌账户下载的要求,一开始就提高了薅羊毛难度,加上频繁更新,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项目方最头疼的羊毛党问题,维护了入驻项目的利益。

2. 强交互:让crypto回归社区
Aircoins最大的长处,恰好是其他竞品的短处:通过强交互,真正去做加密社区。
如今,虽然营销功能的区块链APP越来越多,但真正接受加密社区理念、脚踏实地去追求用户互动的项目屈指可数,更多是依靠(很可能无法兑现也没有特色的)奖品去吸引用户,但最终目的还是拿用户数去赢得B端的流量生意——仍是互联网思维,并没有进化到区块链阶段。
Aircoins的APP虽然暂时只有AR寻币这一功能,但玩家玩游戏的时候和周围环境进行交互,可以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随机画面,能够促使玩家在社交网络和社群内晒图交流,非常直接。
在项目的电报群内,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晒图,感觉如同通过社区成员的眼睛(镜头)去看不一样的世界: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(图片提供:Vicki Berbatakis, Gary, Ricky Spires, Pete Stevens, Vicki Berbatakis, Pete Stevens, kaerunopapa mitsu, Lima César)
除此之外,官方推特并没有止步于PR诉求,而是在此基础上,主动关注一些用户的晒图、对产品的建议,并进行转发和回复,社群运营方面相对比较有诚意,基本能够鼓励用户进行二次传播 。
3. 易上手:规则简单,无过多障碍
熊途漫漫之时,大部分新币走向破发,用户注意力转移,很难将如以往一样认真对待复杂的空投任务,让项目方既获得PR方面的数字,又能获得真用户,还能在上线后维持交易量。
然而,一些项目方为了解决羊毛党问题,还是选择降低奖励标准和增加任务复杂度,结果往往适得其反,不仅没有羊毛党,连基础用户都没有兴趣参与。
AR寻宝游戏规则相当简单,并不是新鲜的东西:用户只需要在地图上寻找币,切换至AR模式点击眼前的“币”进行收集,其他什么都不用管。这部分流程,宝可梦等互联网爆款游戏APP已经完成了用户教育环节,哪怕一个英文单词都看不懂,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,也无大碍。当游戏内容不断丰富、可玩性提升后,还可能为行业带来一些增量用户。
近期,国内也有类似项目先发行养成游戏吸引用户,隐藏了未来很可能推出的钱包功能,激励很吸引人:每个新用户能拿到1EOS,推荐好友还能再拿1EOS,至于提现渠道和具体规则嘛——当然还没有!
更有趣的是,它还相当行为艺术地显示了国内某位老师的箴言:
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一部分玩家未必不了解这种套路,但由于“门槛低”、“耗时不多”、“参与一下也没坏处”,大部分人还是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,每天打开完成“任务”。

叁 野望:虚实相生,游戏人间

总而言之,此类游戏的大部分玩家并不能立刻意识到:
自己拿到的“币”仅仅只是游戏美术形式,是否能够真正提币,全看项目发展结果和项目方的良心。
如果是互联网APP积分的玩法,那么还可以在APP内设置大转盘抽奖之类的小游戏,消耗掉大部分“币”,仅留给少数人达到提现门槛的机会——至少截至目前,Aircoins没走这种路线。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根据Aircoins的发展路线图,关键点在于2019年及之后的部分:
一方面,是众多DApp都在奋力实现的方向——去中心化交易所和跨链原子交换钱包
如果严格按照这一方向发展,Aircoins的最终形态毋庸置疑是相当去中心化的ĐApp。近期,我也在微博提到一个观点,即止步于纯粹交易所的小交易所会死一大片,能存活的大部分将会逐步成为DApp的功能地基,支撑整个生态。上一期文章《欢迎来到Decentraland的宇宙魔法风云会》中,我们也提到从游戏走向交易所的模式作为铺垫:
“早在比特币诞生之前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,一款名为《魔法风云会》(即万智牌,Magic:The Gathering Online,简称:MTG)的奇幻卡牌交换对战游戏诞生,并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风靡世界,形成庞杂丰富的世界观体系;后来,著名的Mt.Gox交易所诞生,前身就是万智牌交易所,只不过增加了比特币的交易对而得以进化升级,并在后来多年内持续重挫加密货币市场。”交易本就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,而从游戏交易走向数字货币交易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发展流程。

然而,想要在DApp中直接实现去中心化交易所和跨链原子交换钱包,仍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,哪怕抛开DApp游戏、只做此类APP,也不是什么易事。

另一方面,是一些致力于“链接线下”的区块链项目方希望做的事——支持线下支付场景,以及更进一步的链接线下实体资产

按照Aircoins官方的表述,玩家期待的“提现”功能将在前一部分的两项功能完成之后开通,并直接通过数字货币信用卡,实现AR和加密货币秒级支付之间的打通。如果可行,将降低一般用户进入加密货币交易领域的门槛,游戏内AR和2D形式的“币”会成为近乎纸币的加密货币符号。如此,或将促使更多人进一步接受NFT(Non-Fungible Token,非同质代币)的存在。

听起来相当玄乎,毕竟迄今为止,一些主打数字货币信用卡的项目,大多走向凉凉之路。Aircoins这种降低用户门槛的游戏路线,听起来更有想象力,并没千篇一律;加上AR游戏目前以实现的“可以指定地点空投”功能,和线下商业需求匹配,看上去似乎又有那么点希望。

这些真的可以在2019年实现吗?我开始对项目的幕后团队产生了好奇。

如果网络公开资料属实,那么可以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总结这支自筹资金的创业公司团队:

  1. 分布式
  2. DBCI
  3. 技术+金融背景
  4. 加密社区
1. 分布式
Aircoins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,目前至少有20名成员,类似币安的分布式管理方式,成员来自不同地区和公司,并身兼数职。如,全栈开发和App开发均来自巴基斯坦,毕业于COMSATS计算机专业;区块链技术开发是Tavelcoin和1hype的联合创始人和技术顾问。如,战略副总裁来自英国,任职于非营利组织,分析师之一来自中国。又如,市场总监同时是加拿大区块链资讯媒体TheLedger.Today的联合创始人,市场部员工有人同时服务于当地的房地产公司和三星,担任客服代表。
2. DBCI

虽然团队整体呈现出分布式管理特征,但创始团队成员均来自DBCI这家公司,包括CEO、COO和CTO。

DBCI是一家加拿大采矿和金融业公司,看上去和区块链没有太大关联,三位创始成员都曾在这家公司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。

3. 技术+金融背景

除了三位创始成员拥有技术背景,其他成员也有比较专业的技术和金融背景,其中一部分人兼有两个领域的工作经验。

如,开发运维工程师曾在多伦多大学修读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,有过区块链开发经验。

如,前文提到的中国分析师,拥有KPMG、安永和中信证券的工作经验,担任过投行分析师。

又如,首席架构师拥有15年企业管理和数据架构经验,先后任职于法国兴业银行、SysMaster、IBM、CIBC等公司,目前也在其他公司担任区块链首席架构师。

4. 加密社区

对比国内众多喊着“正规军”口号的平台方,Aircoins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团队中占比重较大的加密社区爱好者。

大部分团队成员都对加密货币本身有浓厚的兴趣,其中,社区管理和内容营销都并非新手,职责还包括行业分析,而且部分人有较长时间的交易经验,可以说相对更容易了解社区成员的需求,能够为产品提供用户体验方面的有效反馈和建议。

比较有趣的是,整理资料过程中,我发现了另一家发展路线一模一样的公司,总部位于爱沙尼亚塔林,发展路线和Aircoins一模一样,创立时间可能更早,但团队人数偏少,至今还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成绩。

简单总结,Aircoins可借鉴的部分:
1. 精准切中行业痛点:通过分散式、可定点投放,满足项目方低成本、分布式、可控推广的诉求,同时通过强交互,低成本获客并提高用户留存;后期规划的线下应用场景,同样符合线下商户的需求,有实现的可能;
2. 经验丰富:成员多来自技术开发和金融背景,游戏技术根基和经济模型相对稳健,并通过更新升级,不断提高用户体验;
3. 知行合一:用加密社区精神做加密行业的事,团队内存在真正理解加密货币和区块链、对其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,内部共识较强,外部积极开展加密社区结盟,没有过多摇摆,稳步推进计划;
4. 分布式管理:面对全球化市场,以打破空间为策略,吸纳各地、各个细分领域的人才和资源,弥补传统公司制企业的缺陷,更好地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;
5. 创新性强:在以往区块链项目的基础上,有所整合和创新,虽然难度相当,但由于已经有落地部分,用户信任感较强,平台币上线交易所后,市梦率很可能会偏高。

最后,大家看这篇文章时,或许很容易产生一个问题:Aircoins到底算不算DApp?
转化成更普遍的问题则是:DApp到底是什么?这个问题的具体分析,我们会在另一个系列的选题里具体讨论。
我们认为,关于DApp是什么的争论,最终会演化成推理小说是什么、科幻小说是什么一样,对于Aircoins(目前状态)这类DApp,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推理小说中的社会派和科幻小说中的软科幻。
如今,在不少正规军研究机构的文本中,我们已经发现DApp这个词的意义相对更加泛化,D不完全等于去中心化,而等于“涉及到区块链技术和部分功能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特征”
一个新事物的源起通常在于最原教旨、最硬核的部分,但其普及和成熟却往往是由于非原教旨、常常游走至最早定义边缘、甚至边缘之外的部分。

以科幻小说为例,逐渐走向成熟之后,除了硬科幻和软科幻,又有了不同维度的划分,如科普、广义认知、替代世界和STS(科学对社会的影响)四大族类,在这种族类划分之中,硬软科幻很多时候可以互相转换,并没有清晰的界限。

或许,DApp普及和成熟之后,势必也会出现其他维度的划分,哪怕如今我们并不能知道那种划分究竟是什么。

不论是DApp还是其他,当一件事物的定义已不需要过多争论时,通常也意味着:准入门槛已经抬升,对于新人来说,除去兴趣动机,选择投入将不再具有高性价比。

但至少这一年,甚至未来一年,仍是属于DApp开发者的黄金时代。天地广阔,肆意翱翔。

AR空投宝可梦,币圈营销DApp新模式的诞生

原创文章,作者:区块娘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appchaser.com/aircoins/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我们

邮件:contact@dappchaser.com

QR code